98初夏旅行--平溪之旅我們初夏旅行的第一站是平溪,風塵僕僕從豐原到松山,從松山到瑞芳,再從瑞芳到平溪,儘管風塵僕僕,也要記錄我們的火車旅行!1012車次,自強號列車,豐原1217開,松山1426抵。在瑞芳先買一張平溪線的一日旅遊券,票價54元,可以隨意上下平溪線任何一站。在北宜線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!『便~東~~~』~表拉長音,~~~表拉長常常音!他們通常在月台等待,列車進站時,便拉起高高又長長的音,呼喚乘客買便當,好繼續下一站的旅程!呈現台灣最可愛、樸實的一面!由於我們到瑞芳已經三點半了,所以只到平溪逛逛,沿路經過許多小站,只能拍車站牌乾過癮!『猴硐』總讓小紅想到吳念真導演,這裡是他的故鄉,去年雙十節前一週,小紅還住在外公家時,曾經跟表弟妹去社口國小看紙風車劇團的巡迴台灣 319鄉鎮表演,其中一個節目就是吳念真的童年布偶劇演出,故事的開始,就是像這樣的一張火車站牌照片。侯硐火車站對面的瑞三礦業公司,小紅一直以為這個日治時代相當富裕的地方產業,管理公司是『國裕煤產』,查了一下網頁,才知道是『產煤裕國』!1965年台陽礦業開坑到1967年挖掘到煤層,在不敵國外進口的煤價下,於1997年走入關場的命運,1890年劉銘傳興建鐵路,築路工人於侯硐大粗坑溪發現溪流富含金沙,延伸至九份、金瓜石一帶,所以,侯硐可謂當時相當繁榮的小鎮阿!如今,繁華散去,洗盡鉛華,只留下輝煌的歷史供遊客憑弔!侯硐過了是三貂嶺,是北宜線與平溪線的分歧點,對號列車都只過站不停,這是台灣唯一一個沒有公路抵達的火車站,它的站房雖然有大門,但是門外並沒有路,門口下方就是基隆河谷,所以,除了火車以外,任何車子都開不進來。過了三貂嶺,抵達大華,去年暑假,小紅與小紅弟妹、姑姑一起從大華走到十分,有關大華站的詳細介紹請見平溪懷舊之線一文。補充介紹,當時大華設站,乃因當時運煤所需,後因煤礦停止開採,不敷成本,於是83年改列為無人的招呼站。十分是星期日的目標,欲知詳情,請見下回分曉。接著是望古、嶺腳,來不及拍照,就來到平溪了!重點來啦!去年平溪鐵道之旅,沒來平溪,沒買到小紅最愛的大紅花布,令小紅扼腕了足足快一年,說什麼也要到平溪來買個夠!出了火車站,馬上看到一群遊客聚集,我們也興沖沖跑去湊熱鬧,原來是幾隻一點都不怕生的貓咪吸引大家的目光!這枝貓咪的花色跟我們家陳咪咪很像,尤其是頭和尾巴,不過我們陳咪咪的背上有甜甜圈花紋!陳咪咪小時候睡趴了的小黑紋!回程醒來的小咪,就算大熊相機拿很近,他依然不為所動!看完貓咪,繼續往前邁進,大熊一心只想吃烤香腸,小紅則專心找“美雲布藝”,最後,反而先找到雜誌、電視爭相報導的“紅龜麵店”!很傳統的麵店!民國40幾年開到現在,店面已經重新裝修過,看起來很古樸!寫著“龜”字的大紅燈籠!TVBS-G時尚玩家有介紹過,推薦必吃的乾麵,沒有一般乾麵會用的肉臊,充滿濃濃的、細細綿綿的沙茶味,可是卻沒有沙茶的油膩和沙沙的口感,小紅也很推薦!這個湯粄條粉Q,而且仔細看它形狀,不是扁的喔!而是有點圓圓滾滾的。我們把粄條放到乾麵的碗裡,沾沙茶吃,綿密沙茶味道加上Q的口感,堪稱一絕啊!吃完麵,我們又往車站的方向走,原因是16:54有一班列車會從橋上經過,我們要去拍下這來到平溪一定要拍的照片!話說,我們在橋上等待時,大熊還預先幫小紅試拍,要看看哪個角度拍下來會是最美的,誰知道,那大熊不知道是沒吃到香腸不甘願,還是腦子被堵塞了,竟然只拿起相機拍下這樣的畫面!!當列車經過後,愣愣的告訴我:啊!對吼!不過,這也算是一張來平溪最經典的照片啦!車站往前走的老街步道,由石板鋪成,很古意喔!石板路旁店家販賣的天燈,五彩繽紛的花色,各式各樣的材質,大小一應俱全,應有盡有,一定能挑到你喜歡的!平溪的水孔蓋大熊所在的這個位置呢,大有來頭!『張君雅小妹妹,吝刀ㄟ泡密已經煮好阿!吝阿罵叫吝緊鄧來~~』不用小紅多做解釋,應該瞭解了吧?然後,小紅心心念念近一年的地方出現了!就是這裡--『美雲布藝工作室』『美雲布藝工作室』前身是『鴻昌布莊』,民國五十年代,平溪因煤礦而繁榮興盛,因此鴻昌布莊在這兒落地生根。礦場鼎盛時期,平溪鄉有九間布莊,鴻昌布莊 就擁有十二位裁縫師父,後來煤礦的沒落,人口外移,人來人往的時空交替,僅剩下洗盡鉛華的平溪。近幾年,觀光旅遊讓繁華散去的平溪又再度興盛,人潮又慢慢湧現平溪,尤其是每年的元宵節,北天燈,南蜂炮,又讓平溪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,鴻昌布莊順勢轉型,包羅萬象的布藝作品吸引台灣本地的媒體採訪,老闆娘說,她的產品還吸引日本、香港的遊客大量採買呢!這是一塊方巾,老闆娘幫我圍的披肩,還可以綁一綁當花布包,也可以當小可愛,反正用途超多啦!欲知詳情,待下回分曉!我們在平溪買的紀念品,用途多多的大花布、小白花束口袋、黑扶桑手機袋,還有小紅最想要的紅牡丹隨手杯!買夠、玩夠了,繼續往前走,來到平溪郵局,要看的是郵局前的老郵筒,從日據時代遺留到現今,是全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老郵筒,歷經甲子歲月,為保護老郵筒,油漆不曉得斑駁幾次,又重新上過幾次了!小紅又查了資料,據說老郵筒是以生鐵鑄造,設立時間可能比平溪郵局還早;日據時期,為應付居民與大批礦工遊記信件需要,政府於是在幾個採礦區域普遍設置郵筒,不過,現在老郵筒已不復見,台灣僅存的、而且使用中的,就在這兒了!我們還買了天燈,準備回民宿放!放天燈的有趣經過請見98初夏旅行---菁桐夜‧放天燈不能免俗的,也要來一張到此一遊的紀念!平溪,過去的繁華,是因為礦產帶來了龐大的黑金工業,現在的樸實、可愛,是因為繁華散去,留下滿城的黑金故事,過往的礦工身影,現今的遊客鏡頭,光影交錯,光陰洪流,來平溪,懷舊一番吧!
3